close

  南方日報訊 (記者/陶達嬪)廣州開發區的經濟增長目前仍然主要依靠傳統要素驅動方式來取得,工業的貢獻率比重超過80%。廣州市社科院近日發佈關於對廣州開發區創新驅動發展路徑的研究報告指出,未來的發展中,廣州開發區需從政策體繫情趣用品上進行大膽創新,特別是要在科技創新、科技金融、創新扶持等領域進行創新。
  【現狀】
  製造型外資企業ssd固態硬碟產值貢獻超九成
  報告顯示,產值增長與價值驅動是完SD記憶卡全不同的經濟增長模式,而廣州開發區的經濟增長目前仍是依靠傳統的要素驅動方式來取得。2013年,廣州開發區中的高新區工業總產值達3300億元,其中工業的貢獻率比重超過80%。
  而在工業生產中,又幾乎集中少數骨幹企業,租房子基本屬於引進型外商投資企業。目前全區工業企業有2900家,其中工業產值排名前50名的企業占全區總額的76.4%,也就是說,占企業總數2.24%的少數骨幹企業,創造了超過全區2/3的工業產值。
  調查顯示,廣州開發區的製造型外資企業貢獻超過90%,全區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大型企業乃至超大型的跨國公司企業,這說明傳統製造業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主體力量。相反,占外接式硬碟80%的本土創新企業投資僅占28%,高技術出口比例大部分仍為跨國公司所創造,2012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值約為48%,不到園區總產值的1/3,這顯示出本土自主創新份額遠遠不足。
  2012年的數據顯示,廣州開發區擁有上市企業25家,與北京中關村(187家)、深圳高新區(180家)、蘇州工業園(137家)相比差距明顯。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只有210家,其中科技型的龍頭企業不多,能夠占領國際產業前沿、引領相關產業發展的重大科技項目就更少,創新發展的路子還很長。
  【瓶頸】
  合署辦公或降低行政效能
  “自1998年起,廣州開發區陸續整合高新區、保稅區,還成立了行政區並擁有‘兩城一島’。這本來應該發揮出多個功能區的政策疊加與集成作用,使得各方面的政策與機制有效促進創新驅動。但調查發現,由於功能區與行政的體制制約,或尚未有效磨合,造成一種相反的局面,甚至阻礙了創新發展。”
  報告指出,開發區和行政區合署辦公,除了資源優勢的較大整合外,很大障礙就是管理體制的摩擦帶來行政效能的降低。高端人才運用的制度與機制沒有充分建立,極大地影響了開發區產業創新與升級;而在管理體制方面,由於功能區與行政區合署,產生雙重管理、兩套管理規格交叉、機構功能性錯位,開發區決策層內部、職能部門之間溝通協調成本加大,政府經濟人角色更加濃厚。
  另外,還導致在推動創新產業發展中戰略性思維缺乏,在推動社會發展中公共財政缺位等,這些不可忽視的顯性弊端和潛在性弊端,給廣州開發區高端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創新密集與生態密集的發展也受到削弱。
  【建議】
  構建區域性“大孵化器”
  未來,開發區如何繼續發揮出自己的優勢?“目前國內一流的高新區,不僅極力爭取享受國家、省、市政策,而且能夠大膽創新自己的政策,特別是融合國家新區、高新區和經開區各類功能區政策,這是發展的重要因素。”
  報告認為,廣州開發區面臨南沙新區、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重大平臺的競爭考驗,開發區應及時審視自身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充分整合多個國家級功能區的資源,從政策體繫上進行大膽創新。特別是要在科技創新、科技金融、創新扶持等領域進行創新。比如對科技發展資金管理、科技領軍人才項目管理、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運營管理、實施差別化土地政策等。
  同時,要不斷優化創業服務體系,支持中小科技企業發展,完成全區“大孵化器”構建,力爭全區孵化器集群新增面積500萬平方米以上,推動各類創新型科技企業超過5000家。據瞭解,2013年廣州開發區培育認定了3批區級孵化器及試點園區,新增孵化面積100.45萬平方米,但與目標相比還遠遠不夠。
  另外,要加快引進科技領軍人才項目。目前廣州開發區“中央千人計劃”人才有35名,但比起北京、上海、武漢、深圳等創新區域,顯得非常之少。  (原標題:2%企業創造全區2/3工業產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g92zgxh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