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席鋒宇文/圖
  “去年12月,我去內蒙古自治區喀喇沁旗做了一次調研。今年元宵節之後,我又去了赤峰市松山區海素溝村進行調研、座談。要想提出一份高質量的建議,調研、座談必不可少。”近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赤峰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汪耳琪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特別強調了調研對於一位人大代表履職的重要性。
  “我一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泡在田裡的。”28年前,從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的汪耳琪被分配到赤峰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從此就和農民、土地打上了交道。
  汪耳琪先後主持並參加省部及盟市科技推廣項目11項,其中10項獲獎;曾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當選人大代表之後,汪耳琪常常一邊工作,一邊調研。
  “我的工作對象就是農民和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我的建議也自然更多地集中在這方面。”汪耳琪說。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刻不容緩、加強農業保險頂層設計、儘快解決地膜“白色污染”問題……一件件建議的背後是汪耳琪一次次深入田間地頭的調研。
  汪耳琪今年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的關於保護生態環境解決地膜污染問題的建議,她準備了近一年。
  地膜,對於汪耳琪來說,曾經是引以為豪的一項農業增產技術。針對赤峰市是典型旱作農業區的實際情況,汪耳琪從1984年開始就試驗示範並引進推廣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在玉米和馬鈴薯種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收穫。之後,她積極引進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並逐漸發展形成了適合赤峰市推廣應用的高效節水抗旱豐產栽培技術模式。如今,赤峰市已躋身全國27個百億斤糧食生產大市之列,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
  “制約內蒙古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旱和寒。解決這兩大問題,地膜覆蓋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內蒙古地膜覆蓋面積達2000多萬畝,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25%。”汪耳琪說。
  但是,近些年,汪耳琪卻和地膜較上了勁兒。隨著該技術被大面積推廣應用,地膜污染問題也隨之產生。大量廢棄地膜殘留在土壤中,破壞了土壤的通透性,惡化了土壤結構,對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潛在威脅。
  海素溝村是玉米種植大村,全村三千多畝耕地全部使用了地膜。汪耳琪調研後發現,秋收之後的地膜被風吹得漫山遍野、難以清理,滿眼都是白色,牲畜吞食後還會致病。海素溝村只是汪耳琪調研去過的多個地方中的一個。為了拿到翔實的數據,她多次深入田間地頭,走訪了近十個部門搜集數據,翻閱了大量資料,做過多次實驗,拍了一萬多張照片。她發現,全膜覆蓋每畝地用六公斤地膜,秋收後三分之二的廢地膜都殘留在土壤表層。這個數字讓她的脊背發涼。“這樣下去,我們的子孫後代連塊好地都沒有了。”她對記者說。
  汪耳琪說,標準低和回收成本高,是造成地膜污染嚴重的關鍵問題。為此,她建議,各級政府應鼓勵企業和農民加強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儘快組織修訂地膜生產的國家標準,制定財政補貼政策。對農民使用厚度大於0.012毫米地膜所增加的成本進行補貼。同時,推廣全生物降解農用地膜代替塑料農膜,從而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下鄉的時候,我就和農民以及農技人員聊一聊。有時候,是我帶著問題去聊;有時候,是在和他們聊的過程中發現了新問題。總而言之,走到田間地頭才能讓自己的建議接地氣,才能讓建議的內容不流於形式。”汪耳琪向記者透露,接下來,她想就扶持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農業技術推廣、秋糧增產問題進行調研。
  “作為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從事的又是農業技術工作,調研方便也是我的優勢。”汪耳琪笑著說。
  (原標題:田間地頭傾聽百姓訴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g92zgxh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